今年以来,莱钢集团围绕“全面激活莱钢”战役部署,聚焦主业,强化产业链延伸,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新生态,1至5月份,实现利润超挑战目标440余万元,从首月指标落后到全面超越挑战目标,实现了攻坚“逆袭”。
莱钢集团把握住了哪些发展机遇?凭借什么穿越重重迷雾?展望未来布局,又将如何展现企业的发展韧性?
战略引领 破局突围谋发展
山钢集团2024年半年工作会议暨经营分析会明确作出“全面激活莱钢”的工作部署,面对“没有钢铁如何发展”的课题,莱钢集团认识到:“全面激活莱钢,打造山钢集团利益共同体,这既是‘双参’模式下,山钢集团的战略选择,更是莱钢集团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承载着激活莱钢的使命担当,面临着从零起步的现实挑战。这不仅是一场产业转型的攻坚战,更是一场突破传统思维、重塑发展模式的突围战。面对重重困难,莱钢集团以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思维,开启了产业园建设的艰辛探索。
作为后来者,莱钢集团既要面对渠道薄弱的困境,又要应对周边成熟产业园的竞争压力。
“越是艰难时刻,越要脚踏实地。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精、做专、做到无可挑剔。”莱钢集团资产运营中心/园区运营中心主任刘洪涛表示。
2024年12月16日,山钢高端智造产业园首个入园项目——山东畅达著金锻造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风电、汽车锻造件及精密部件加工项目开工,标志着园区在产业链协同发展和资源整合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今年4月9日,莱钢集团与昆仑燃气等7家单位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为园区企业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高效的物流运输和便捷的通信服务。
在产业生态构建初显成效的同时,莱钢集团同步启动了产业赋能与资源整合的战略,依托山钢集团内部资源,发挥产业资本在项目盘活增效、引进嫁接等方面的优势,为产业引育壮大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加快产品服务与业务模式创新,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和融资结构,拓展资金渠道,精准匹配融资需求股配咖吧,推动投资机构、高端人才、产业资源加速向产业园区聚集。
在招商引资方面,莱钢集团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以优质服务促项目落地。
2025年,莱钢集团出台《招商引资服务费用管理办法》,鼓励内外部各种资源力量为招商引资献计献策,对入园项目引荐者最高奖励150万元,极大激发了全员招商热情。
招商团队主动出击,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湖南等地开展精准对接,与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联系。目前,已完成项目入园落地的阶段性指标,高效低耗烟气净化设备、开关壳体等一批成熟度高、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将带动周边多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
在产业发展中,补链、延链、强链是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策略,而打通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则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终端服务体验。莱钢集团构建“一中心多基地”服务体系,重点强化数智化供应链平台升级,深度对接山钢E采平台系统,创新开发智能化资产管理模块和电子钱包支付系统,实现了从采购招标、在线交易、物流配送到结算支付的全流程线上化运营,构建起完整的钢材电商贸易生态链。通过整合加工配送资源,优化区域仓储网络布局,大幅提升一体化加工配送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已累计完成钢材吞吐量162.03万吨、钢材加工10.02万吨、钢材配送业务251.87万吨。
“我们将通过系统性的‘补、延、强’,产业链价值将向服务端深度渗透,最终实现客户体验与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莱钢智慧供应链公司总经理王琛表示。
精准施策 产业升级谱新篇
在“全面激活莱钢”进程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必须攻克的关键课题。要实现“补链延链、聚链成群”的产业升级目标,夯实企业根基是破题的第一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让老树发新芽、让困局变新局?莱钢集团用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立足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兴动能、优化产业总量,在传统产业的沃土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沿着产业链方向开拓新空间。
通过将坚守主业与创新求变深度融合,莱钢集团不仅实现了运营效率的全面提升,更在危机中闯出了转型新路。截至目前,累计开发终端客户267家股配咖吧,其中“蚂蚁客户”132家,占比49%;2025年以来,新增蚂蚁客户31家,占全年开发计划的39%;1至5月份,累计完成钢材加工同比增加27%,累计完成钢材配送同比增加31%。同时,75家企业通过仓储认证入库,欧冶云商“莱钢中心库”也成功落户智慧供应链公司。
这种创新驱动的转型成效不仅体现在核心业务上,更在控股产业公司中形成联动效应。
淄博锚链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1至4月份,累计生产锚链8591吨、销售锚链7764吨,同比分别增加16.24%、4.63%;同时,依托精益管理和技术升级,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双双实现跨越式增长,为全年任务目标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钢党校锚定“三个开发”,打造“四有课程”,培训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培训渠道更加畅通、培训链条更加完整,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不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鲁冶公司一季度斩获7项监理业务,新签招标代理项目28项,创同期历史新高。
各参股产业公司强势开拓,积极推进高端钙项目、环保功能性材料项目、粉磁新材料项目、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项目等建设落地,随着各重点项目陆续转入投产运营,将成为新的利润点。
在“没有捷径,唯有改革”的共识下,莱钢集团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今年前4个月,莱钢集团各产业公司累计承接山钢股份济南钢城基地项目70个,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深化改革 创新驱动激发活力
面对市场变局,莱钢集团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以更快步伐推动创新,如淬火之钢,在压力中锤炼韧性,在转型中迸发活力。
3月份,莱钢集团与山钢资本启动管理人员双向挂职,这不仅是人才交流培养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化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莱钢集团运营改善部/风险管理部/公司治理部部长于鹏作为首批交流挂职的人员表示,要真担责、真履职、真作为,进一步提升协作协同效能。目前两公司各选派3名管理人员交流挂职。
莱钢集团创新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构建起“全员创效、优绩优酬”为核心的激励机制。该机制以“多创多得、先到先得、迟到少得、未达不得”为基本原则,建立“三维评价”体系:覆盖全体员工的绩效考核、与经营单位签订的契约化责任书考核,以及重点关注管理效能规范提升的专业管理考核;实施产业公司经营质效评奖、重大项目揭榜挂帅、董事长和总经理奖励基金、ABCD员工业绩分级评价激励等“四项激励”,以“万饷更薪”机制改革激发出团队和个人的活力和动能。
改革成效在一季度已初步显现:某经营单元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获得超额利润提成奖励;而同期未达标的单位部门绩效总额缩减40%。有干部表示:“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和审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梦想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要通过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好的业绩。”
为激发人才队伍潜能,莱钢集团实施全员岗位竞聘,实现人岗匹配,内设机构压减50%,管理人员压减30%以上,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流程再造。
“改革改变了因循守旧的思维和观念,建立了不养懒人、闲人、庸人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干部员工冲锋担当、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气神。”莱钢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持续优化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在莱钢集团各二级公司,薪酬体系改革也在深入推进。
鲁冶公司实行人均创效考核,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三项业务全面拓展,首次被评为济南市5A级监理企业,实现营收260万元。
莱钢智慧供应链公司通过完成各业务板块的阿米巴小组组建和指标确认,从6月份开始将执行新的绩效激励方案,为有力推动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强动能。
文字:祝 叶 宫 宇 张 胜 刘永堂
出品:山钢集团新闻传媒中心
财富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